一、目標定位
公眾號存在兩年多了,紅利期已過,進入到了深耕細作的時候。當下運營公眾號,就要定位到細分領域了,越細分越好;除了細分,還要細作,即公眾號要有高價值,要有拿得出手的干貨提供給讀者。
我這個公眾號就是依照這兩個原則定位的,定位領域是網絡營銷,相比較情感、吃喝玩樂的號,相當細分了。關于細作,我是一個互聯網營銷老兵,積累了一些經驗,這種經驗對一些網絡營銷同行來說,是具有價值的,而且,自己在幾年的工作中,搜集了大量的網絡營銷案例,這些已經夠很多人受用的了。
可以這么說,定位是決定公眾號成敗最關鍵的因素,在定位的時候,成功或者失敗基本注定。切記,深耕細作!
二、“欄目”設計
我這里說的欄目不是指公號底部的導航欄,是指推送文章的類型。這和網站上的欄目本質上一樣的,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已。
這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,但往往又是大部分運營者所忽略的。在賬號運營之前,就要規(guī)劃好給讀者推送哪些類型的文章,每個類型的文章起到哪些作用,順序排放也要考慮好。
好吧,純描述實在是太費力氣,太抽象,以我的賬號為例來形象說明吧。
如圖所示,我的文章分為四個欄目,分別是干貨、資訊、思維、雜談四個欄目:
干貨欄目的定位,提供網絡營銷方面有實際指導作用的案例,能夠拿來即可照搬操作的;這點是最有殺傷力的,也是賬號的核心競爭力;
資訊欄目的定位,提供網絡營銷方面的最新新聞,讓讀者了解網絡營銷領域前沿動態(tài);
思維欄目的定位,提供網絡營銷理論方面的文章,因為要想提高到更高的水平,僅僅靠干貨還不夠,理論知識是必須的;
雜談欄目的定位,分享價值觀以及情感,非轉發(fā)的心靈雞湯,主要是自己的情感分享,目的是和讀者們交心溝通,提升讀者對賬號的粘度和感情;
每個欄目都直擊讀者G點,想不高潮都不行?。∵@幾個欄目下來,一個有血有肉,有干貨的形象就出來了!這和沒有欄目定位的情況相比,哪個更有吸引力?
關于欄目,有一點需要強調,欄目劃分好了,并不是說每天每個欄目都要有內容,比如資訊,并不是每天都會有值得看的資訊的,有的話,就發(fā),沒有就不用發(fā)了;部分欄目是階段性的,只有運營到一定程度后,才能開設。
三、文章結構
這里說的文章結構是指某一篇具體文章的結構。舉個例子來形容文章結構的作用,拿蓋房子來形容一個賬號,定位就是確定是蓋別墅、還是蓋高層或者多層;欄目設計就是房子的外形結構,是歐式或中式;文章結構就是房子內部裝修,沒有好的內部裝修,外形再好都是爛房子。
所以,一篇優(yōu)秀的公眾號文章要包含這幾個結構,標題、引導關注語、導讀、正文修飾、推薦文章列表;
1.標題
為什么要有標題就不說了,不懂的請自盡。但是,知道容易,寫好標題就是個絕對絕對高技術水準的活了。好的標題,能讓閱讀量提高N倍。關于如何寫好標題,太大,這次就不談了,感興趣的,可以私下溝通。
2.引導關注語
文章被分享到朋友圈,如果沒有引導讀者關注公眾號的話術,還搞個毛線啊。
好的引導關注語,能將粉絲轉化率提高N倍。什么是好的引導語,用幾個詞描述:
一、簡潔,最好一句話描述出你是干嘛的,如圖1處;
二、利誘,告訴他關注了你會怎樣(這招是深刻洞察人性后得出的,被無數事實證明有效),如圖2處“關注“內參茶社”,提升專業(yè)能力”;
三、醒目,要吸引到眼球,第一眼先看這里,而不是略過,做到這點,經驗是把關注語做成圖片,這就和正文區(qū)分開了,而且可以隨便設計樣式。
3.導讀
導讀,分兩個部分,一個點評互動,一個觀點提煉;點評互動,能拉深自己和讀者的距離,注意,要說人話,口語化,像聊家常一樣;一篇文章,核心觀點就幾句話,你把核心觀念提煉出來,就方便了讀者;還有,這兩點更重要的作用是,能顯示出你的專業(yè)性,你就是專家(本人裝B就靠這招,哈哈)。而且體現出你賬號的獨特性和差異化,讓你從讀者大量關注的賬號中脫穎而出(這點的意義非常大,能理解透的,那是資深玩家,如果你覺得自己理解正確,可以告訴我)。
點評和提煉,說著容易,實則非常考驗基本功和洞察力,沒有真家伙,還真做不好這個,我也一直在摸索著。
4.正文修飾
在正文中,一定要做頁面的修飾,好的修飾,能讓賬號高大上不少?;镜男揎棸?,重點內容的標示(用顏色標注);二級標題標示(最好用特別的排版樣式);特殊內容用引用符號;對于核心干貨內容也做標示(和重點內容區(qū)別開),并做簡單點評;全文顏色不超過三種,否則會顯得很凌亂……啊,太多了,全部說完天都亮了,私下聊得了。
5.推薦文章列表
終于到最后一步了,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,趕緊搞完,上床碎覺。
文章最后,還要加上文章推薦,類似于網站上的相關閱讀,不過咱在這里不推薦相關文章,而是推薦你所發(fā)的文章中閱讀量最高的文章,當有部分讀者看到哪篇文章很符合胃口,他就關注你了。
這個推薦列表細節(jié)上有很多注意問題,把握不到的話,能起的作用會有限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oumaike.com//article/2020/0815/19418.html